开封备考技巧

首页 > 三支一扶 > 备考技巧

河南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马哲中的意识

华图教育 | 2020-05-22 09:04

收藏

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且内容方面也很多,其中政治类常识是常考内容。河南华图教育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主义中,唯物论作为开篇之作,其主要核心的内容就是物质与意识。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唯物的,因此我们总是忽略意识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意识中的细节掌握地不够深,所以很容易在这部分失分。今天我们就来细致地梳理一下,哲学唯物论中,意识考点的相关内容。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这一点我们要从两个方向来看: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经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第一点实际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开始是无机物的反应,然后随着发展的脚步,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类似于草履虫的生物,只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应激反应,再到后来进入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比如我们摸摸家里的小狗,它会摇尾巴。再到后面就发展到了人。
第二点其实强调两个关键词“劳动”和“语言”。在马克思的叙述中,他强调了劳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意识的表达,则需要用语言这个物质外壳将其展示出来。
二、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考点,那就是动物有意识吗?答案是否定的,动物没有意识,因为马哲中的定义中提到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
2、从内容与形式上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1 2

三支一扶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